云医疗为何迟迟不能走下云端,来到百姓身边?从云医疗自身的角度讲,过于复杂的云技术以及云概念让云医疗的普及受阻。
10月28日,独一味公告称拟收购李聂辉、王健忠、张继斌持有的邛崃福利医院100%股权,当日已与上述3人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这也是其年内拟投资的第五家民营医院。记者梳理发现,独一味早在去年就已在为布局医疗服务领域铺路。
这两项收购让独一味由中药制药企业摇身一变成为集化学医药、生物医药、中成药于一身的药企,是公司大健康战略的起步。骨科医院(以下简称蓬溪医院)100%股权。参芪五味子系列收入3996.46万元,增长52.83%,毛利率提升了24.45个百分点上述高管表示,这种投资手法有利于双方业务合作的深入,尽管收购资产有好几处,但交涉方变化不大,事情办起来也更容易。医药行业分析师方永圣表示。
2012年9月,独一味表示将出资1000万元成立永道投资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可以佐证的是,今年大举收购4家医院后,其营收及净利均出现大幅增长,分析人士认为,收购医院完善公司产业链功不可没。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属地化管理,依法规范健康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和市场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各级政府要继续采取完善体制机制、购买社会服务、加强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和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
(八)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培训和进修等给予支持。
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充分有序流动的机制。(四)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推广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及产品。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引导和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业内协调、行业发展、监测研究,以及标准制订、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规范、行业信誉维护等方面的作用。
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
引导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增强诚信意识,自觉开展诚信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诚信服务制度。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健康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
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其员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按税收政策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在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健康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对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政策。采取措施推动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
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推进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改革试点,探索面向居民家庭的签约服务。
三、政策措施(一)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基层多功能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到2020年,80%以上的市(地)、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健康保险服务进一步完善。
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强化临床护理岗位责任管理,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培训考核,提高护理质量,建立稳定护理人员队伍的长效机制。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
推动制定、修订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为参保人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干预等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纠正各地自行出台的歧视性价格政策。
鼓励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健康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坚定不移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相关领域改革。(四)完善财税价格政策。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同时,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
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政府投资补助政策,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
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